新一代信创规则引擎平台
合同,是现代商业社会运行的基石。从销售采购到技术合作,从人力资源到融资租赁,每一份协议都维系着企业的命脉。然而,与合同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传统“人工审核”模式的滞后与脆弱。
面对动辄数十上百页的法律文本,人工审核不仅是一场耗时费力的拉锯战,更是一场对经验、精力和责任心的极限考验。不同审核人员标准不一、关键时刻百密一疏,这些都可能为企业埋下争议的种子。一个不经意的条款,就可能在未来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商业纠纷。
一、智能化的十字路口:“全科助理”与“法务专家”的抉择
为了挣脱这一困境,技术革新成为必由之路。但在智能化转型的十字路口,许多企业面临着一个选择:是拥抱无所不通的“全科助理”——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,还是信赖分毫不差的“法务专家”——业务规则引擎?
• 人工智能大模型:善解人意的“全科助理”
它博览群书,拥有卓越的语言理解力,能快速读懂合同的字面与言外之意,捕捉人类的语言习惯和模糊表述。比如,它能轻易地从上下文中理解条款的公平性,识别出潜在的“文字陷阱”。
但它的短板在于“柔性有余,刚性不足”。 它能给出建议,却无法执行刚性的企业红线。它的判断过程如同一个“黑盒”,缺乏百分百的确定性和稳定性,有时甚至会产生脱离现实的“幻觉”。
• 业务规则引擎:铁面无私的“法务专家”
它如同一个内置了公司法务知识库的精确计算器。只要输入清晰的指令,比如“预付款比例不得高于30%”,它就能毫秒级地完成精准校验,永不越界、永不疲倦。它的判断逻辑清晰、结果稳定、完全可追溯。
但它的局限在于“刻板有余,变通不足”。 它无法直接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。你必须先将合同文本转化成它能识别的结构化数据,它才能开始工作。它看得懂签约日期: 空,却看不懂原文中“合同签订日期:”后面的一片空白。
二、聚焦高风险地带:建筑行业合同的独特挑战
如果说通用合同审核是“困难模式”,那么建筑行业的合同审核无疑是“炼狱模式”。项目周期长、涉及金额巨大、参与方众多(总包、分包、设计、监理等),其合同文本的复杂性和风险密集度都呈几何级数增长。在这里,上述两种技术单一应用的局限性被无限放大。
三、破局之道:“理解”与“决策”的无缝协同
真正的突破,并非二选一,而是将两者的优势合二为一,构建“大模型理解 + 规则引擎决策”的双核驱动系统。这套体系的协同效果,我们可以通过一份真实的《专业分包合同》审核报告来一窥究竟。
第一步:由大模型“领会意图”,完成文本到事实的转化。
当合同文本进入系统,大模型率先承担“翻译官”和“速记员”的角色。
• 识别定性风险:大模型读到条款“本合同未约定但是按照常规属于分包人实施的工作”,它凭借强大的语境理解能力,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典型的“兜底条款”,并给出定性判断:“该描述过于宽泛,可能导致分包人承担预期外的责任”。这是纯粹的规则引擎无法完成的语义理解工作。
• 提取关键信息:大模型通读全文,将“合同暂定总金额为人民币:贰亿元零壹分”、“签约日期:(此处为空白)”等关键内容,精准提取并结构化,形成一份清晰的“事实清单”,为下一步的精确裁决做好准备。
第二步:由规则引擎“执行铁律”,完成事实到风险的裁决。
当大模型输出的“事实清单”被传递给规则引擎后,这位“法务专家”便开始依据预设的企业风控红线进行毫秒级校验。
• 缺失项校验:规则引擎接收到“签约日期:未填写”这一事实,立即触发内置规则:如果"签约日期"未填写,则触发“高风险-关键信息缺失”。它直接、干脆地指出了合同的硬伤。
• 定量风险判断:大模型提取出“分包人未能按要求提供发票……需支付暂定总价10%的违约金”。规则引擎接收到“违约金比例:10%”这一事实后,立刻与内部知识库中“核心业务发票违约金比例通常不应超过5%”的业务规则进行比对,精准触发“高风险-发票违约金过高”的预警。
• 逻辑冲突识别:大模型在合同不同页码识别到两处关于“水电费”的承担方式表述不一。规则引擎在对这两个结构化事实进行比对时,发现其逻辑存在矛盾,从而触发“高风险-水电费条款矛盾”的提示。
在这场高效的协同中,大模型负责深度理解,解决“看不懂、理不清”的问题;规则引擎负责精准决策,解决“判不准、拿不稳”的问题。 二者优势互补,共同构成了智能合同审核的完整闭环。
四、赋能企业:从“被动审阅”到“主动风控”
这种“双核驱动”的智能审核模式,为建筑企业带来的,是跨越式的价值提升:
• 解放法务与合同团队:使他们从机械、重复的“找茬”工作中脱身,转而聚焦于高风险条款的谈判策略、复杂争议的解决方案等更具创造性的战略工作。
• 赋能业务与项目一线:在投标签约的紧迫关头,项目经理能即时获得一份清晰的风险报告,快速把握商业底线,赢得决策先机。
• 加固集团管理:实现了全公司合同风险的“一把尺子”衡量,让风险变得可知、可控、可追溯,为企业稳健经营构建起一道坚固的数字化风控防火墙。
五、结语
在数字化浪潮之下,合同管理正从一门依赖个人经验的“手艺”,向一门依靠数据与智能的“科学”进化。“AI大模型+高益科技智能规则引擎平台”的融合,让企业在签署每一份合同时,都能手握一张精准的“风险地图”,从容应对商业环境的万千变化,为每一个项目的成功,奠定最坚实、最可靠的契约基石。